岎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岎
⒈ 〔岎崯()〕(山)高峻,如“尔乃苍山隐天,岎岎迴丛。”
异体字
- 岔
康熙字典
岎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4画
《正字通》敷文切,音汾。岎崯,山貌。《揚雄·蜀都賦》岎崯迥叢。
又《楊時偉·正韻牋》亦作岔。音差。今遼東有三岔河,爲山海要隘。或讀去聲。《通雅》山歧曰岔,水岐曰汊,二音同。
又路之岐道名曰䟕。
岎
⒈ 〔岎崯()〕(山)高峻,如“尔乃苍山隐天,岎岎迴丛。”
岎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4画
《正字通》敷文切,音汾。岎崯,山貌。《揚雄·蜀都賦》岎崯迥叢。
又《楊時偉·正韻牋》亦作岔。音差。今遼東有三岔河,爲山海要隘。或讀去聲。《通雅》山歧曰岔,水岐曰汊,二音同。
又路之岐道名曰䟕。
| 诗词三国 周瑜 | 忆从军古诗 | 关于杜甫描写春天的诗 | 寄裴校书为什么没有译文 | 诗人杜甫古诗词 |
| 粱孝王的拼音怎么写 | 苦笋陆游的手法 | 关于江南春的唐诗素 | 《诗经》鼓钟的注释 | 大风雨中作陆游诗句 |